00878 國泰永續高股息ETF股東人數以正式超越老牌人氣王0056元大高股息了!
00878股東人數來到899,452人,資產規模1658億元
以ETF類型來看,00878 國泰永續高股息當選人氣王無誤!
擄獲一大票死忠粉絲們追隨,特別適合理財小白們初入市的投資標的
(以上資料結算至2023/02/24日止)
從FB各大社團、IG理財相關帳號,也可觀察到00878的討論度相當高
未滿20元的低股價、季配息模式
價格好入手,每季都能收到股利,絕對是兩大不可或缺的優點
當然,選股邏輯也是相當重要的考量因素
想要穩妥的操作ETF投資商品,定期定額、穩定且有規律的投入是黃金法則
然而,大多數人容易陷入『分散風險』的迷思中
首先說明,做任何投資行為,分散風險的紀律絕對是沒錯的
而所謂的『分散』定義要先搞清楚
先前文章詳細介紹過ETF,為投資一籃子股票的主題基金
(延伸閱讀:看懂就能選股沒煩惱 拆解ETF的各項秘密)
比起投資個股,ETF商品本身已經做了分散風險的設定
投資人就不用再費力氣做更分散的安排了!
舉例2020~2021年股市大爆熱門時最常聽見的笑話
當時的股市火熱熱,每天的交易量都衝到好高
比韭菜更韭菜的當沖小小白們,天天進場當航海王、鋼鐵人
這些當沖小小白們也是有遵照分散風險的紀律
分別押寶在長榮,萬海、陽明這三檔個股上
這三家公司都是航運股&景氣循環股的代表例子,當景氣開始轉變時,整個產業都會受到衝擊
絕不會獨善其身、一支獨秀呀!
分散是要將資金部位分佈於不同產業、不同領域、不同走向的產品上
而非相同產業中的不同家公司!
從00878的揭露資訊中帶各位看何謂分散風險
下圖從國泰投信官網上取得的最新資產比重表
成分組成有電腦及週邊設備類、金融保險、半導體、電子等超過10個種類
將資金分散在各個產業中(成分股的挑選請自行參考投資說明書)
而非將資金單一或少數的押寶在某個或其相關聯的產業上
且再透過定期的檢視換股設定,重組最合適的投資組合
達到最終『永續高股息』的目的!
即然ETF產品在設計時已經將『分散風險』元素置入其中
對投資人而言,也不要再做太大動作的分散
分得太散,容易導致成效不彰
而定期定額的投資方法中,更多人想問的是:
Q:要怎麼設定何時投入?投入多少金額呢?
#財務整理師建議
投資要趁早,及早開始找到濕潤的雪地開始滾雪球
越能享受到複利與時間的加乘效果
投資市場中另有一金律:本多終勝!
這點在提醒投資人,投入的資本不能少
若每個月只能拿出少少的1000元做投資時,此時你該做的是『努力開源』,而非奈米規模投資
當每個月能至少拿出5000元做投資時,比較適合繼續往下閱讀
本文將以00878 國泰永續高股息ETF作為實測標的
用數字證明怎麼扣定期定額最有利
解答江湖中的傳聞:分散多次扣款一定能降低單位成本
開始實測前先把相關規則說明清楚
假設每月總投資金額皆為$10,000元,分散成以下三種方案來進行
A方案. 每月1日扣款,每次扣款$10,000,每月扣款1次
B方案. 每月1、16日扣款,每次扣款$5,000,每月扣款2次
C方案. 每月1、7、13、19、25日扣款,每次扣款$2,000,每月扣款5次
1. 統一以國泰證券定期定額『手續費單筆1元』方案來實測
2. 計價皆以購買當日之收盤價為基準
3. 扣款日如遇假日,將於下一個開盤日購買
4. 計算公式:(每次扣款金額-手續費) / 當日收盤價=購買股數(四捨五入整數位計)
5. 試算區間自2020/07/20上市日至2023/02/24止
存股族在做定期定額的投資計畫,最終目標為:累積股數與盡可能平均的單位成本
在投資期間要做到固定金額&固定時間的投入(進階班再來思考加碼設定,此處先不談)
盡可能累積到龐大的股數,透過長時間穩定的投入,獲得平均的單位成本,達到獲利
00878自2020/07/20上市,從這天開始做實測
分三階段統計數據說明
第一階段:2020/07/20 ~ 2021/12/31,近17.5個月
統計自上市日起近一年半時間的統計結果:
- A方案總計扣17次,B方案總計扣34次,C方案總計扣86次
- C方案多扣了一次款,持有最多的股數
- 平均單位成本相差不多,以C方案的成本最高
第二階段:2022/01/01 ~ 2023/02/24,近14個月
統計自2022年起至最近一日的統計結果:
- A方案總計扣14次,B方案總計扣28次,C方案總計扣69次
- C方案少扣了一次款,持有最少的股數
- 平均單位成本相差不多,以A方案的成本最高
第三階段:2020/07/20 ~ 2023/02/24,約31.5個月
統計自上市日起至最近一日的統計結果:
- 三個方案的總扣款金額皆同,31萬元整
- A方案總購得股數為18,101股,比BC方案分別多了39、52股
- A方案手續費總計為31元,比BC方案分別少了31、124元
- A方案平均單位成本為17.13元,比BC方案分別低了0.03、0.05元;整體而言幾乎沒有太大差別
統計了31個月以來的定期定額投入,差別最大的是在持有股數上
- AC兩方案差最多,約是52股,以最新收盤價來計算是:17.1*52=$889元
- AC兩方案的手續費差了124元,股數現值回推差了889元,總計差了$1,013元
由以上實測數據,每月投入相同總金額,分散扣越多次,真的越划算嗎???
延伸再實測有將投資期間所得股利再投入的操作方式
補充相關規則說明:
1. 將期間每次除息金額再次投入購買,依股息入帳當天作為買進日
2. 零股交易手續費計算:成交價*股數*0.1425%*0.28(實際折數依個人證券方案而有所不同)
同樣分為三階段來看實測數據
第一階段:2020/07/20 ~ 2021/12/31,近17.5個月
第二階段:2022/01/01 ~ 2023/02/24,近14個月
第三階段:2020/07/20 ~ 2023/02/24,約31.5個月
對比股息未投入的操作:
- A方案的總持有股數增加了1,389股,平均單位成本降低了1.22元(7.12%)
- B方案的總持有股數增加了1,369股,平均單位成本降低了1.21元(7.05%)
- C方案的總持有股數增加了1,372股,平均單位成本降低了1.22元(7.1%)
- 同樣可以觀察到,AC方案的總持有股數差了69股,現值差了約69*17.1=1180
- AC方案的手續費差了124元,股數現值回推差了1180元,總計差了$1,304元
再次證明:每月只扣款1次的A方案,所得結果是比每月分散扣款5次的C方案來得優質!
#財務整理師來釐清
為什麼A方案得到的結果比C方案優質呢?
以定期定額的投資機制,所設定投資金額須包含手續費在內
也就是股數*股價+手續費的總額不得超過每次設定的投資金額
端倪就在這裡了!
以本案的設定而言
A方案每個月實際是以(10000-1)*1=9,999元買入股數
B方案每個月實際是以(5000-1)*2=9,998元買入股數
C方案每個月實際是以(2000-1)*5=9,995買入股數
每月實際投入金額是不同的
當投資期限長了(也就是扣款次數多了),這個差額會隨之擴大
本案以每月總投資額為$10,000元舉例
分成5次扣款的C方案,每次扣款金額為$2,000元
在投資期間,單次買到的股數介於101~140股之間,佔比於總股數而言
101/18049=0.56%,140/18049=0.78%,影響實在非常小
以白話來說,對於平衡成本價格的力量實在太小
#財務整理師總結
實測回推最新數據的實驗成果如上
釐清市場上傳言的迷思,我們得到了最有根據的回答
小資族的定期定額扣法最佳解:每月選一天你最喜歡的日子扣1次就好
也別太執著要扣哪一天最好....差別真的不大!
國泰證券及元大證券app,天天都可選擇作為扣款日
新光證券app則只有每月8、18、28這三日可選為扣款日
依照自己喜好及使用習慣選擇在哪家券商承作即可
如有興趣想看看以上試算實測的EXCEL檔案,歡迎私訊索取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