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來聊聊經常把大家搞得糊裡糊塗的”國泰家”
不是要聊國泰蔡家的豪門八卦啦!!!
這裡還是跟錢錢有關的平台,要談的肯定是錢才會是大家最關心的題材
(本篇皆以IPHONE介面/作業系統顯示,Android不會差太多,就請自行試著操作囉)
在APP STORE裡搜尋”國泰”,至少會跳出以下6個相關程式
1. ”國泰世華網路銀行CUBE”
全名顯示的狀況下不太會有問題,蠻能理解是銀行端業務的應用程式
當下載到手機裡時,顯示的只有國泰世華4個字,圖示上CUBE信用卡的圖,就蠻容易誤會成是信用卡的專用APP!!!
國泰的招牌大樹難得被拋棄,蠻有趣的;不過也能理解CUBE是近期的主推大重點
國泰金控體系實在太大,關於整合工作還有蠻長一段路要努力壓
2. ”國泰人壽”
國泰是台灣最老字號的保險公司,加上招牌大樹圖案,不用說都能認得出來
3. ”國泰證券”
4. ”國泰證券 樹精靈”
5. ”國泰證券 隨身證券”
6. ”國泰e家人”
3-6這四款APP就是有看沒有懂的一坨大混亂了
這一大坨中,手機裡原本就有下載國泰證券, 國泰證券 樹精靈, 國泰e家人這三款
請參考下圖為實際在手機畫面中呈現的樣子
大砲要準備開起來了啦
滑手機畫面時看到的是樹精靈、國泰投信
這些到底是啥啦,怎麼會有看沒有懂
是不是會懷疑自己到底下載了什麼鬼東西啦
笑話說完了,這裡是分隔線
以下,正經地來分析這幾款APP功能以及實務操作上的困難點
如前簡述
”國泰世華網路銀行CUBE” 是處理銀行端業務的專用APP
舉凡你要管理台幣帳務的各種交易,都能在這裡操作
台幣帳戶還細分 : 活期帳戶、數位帳戶、證券交割款帳戶,這些帳戶之間的轉帳往來是不需要另外收手續費的
我的數位帳戶,是在透過網路申請國泰證券帳戶時一起連同辦理的,算是個強迫中獎的概念,1+1打包!!
數位帳戶有哪些優惠或是特別之處,沒特別去研究了
目前就把國泰數位帳戶當成購買定期定額ETF投資的專款專用戶;由此可知,數位帳戶也是能做為國泰證券的交割款帳戶之用喔
若你對於所綁定的交割帳戶有變更需求,可以帶相關證件前往國泰證券實體服務處辦理變更喔,無法透過APP操作
點進APP的首頁就能看到第二大重點 : 信用卡業務
CUBE卡要切換權益方案,在這裡就能操作,也能看到小樹點累積明細、消費折抵等內容都整合進來,算是蠻方便的!
若是持KOKO或其他信用卡別持有者,還是能在這裡查到即時消費明細等資訊
外幣換匯、借貸、保險等其他自家主力業務,在此也都能操作,基本上跟其他銀行的內容大同小異
從APP介面設計、架構邏輯設計,UX都算直覺、清晰、好上手,不太有要被扣分的地方。UI配色以白綠配色呈現,視覺上蠻舒服的,不太會有讓人覺得急迫、太過密集而有煩躁感
最後補充一點
國泰家的任何一款APP蠻容易會有系統過載、暫時性無法登入的情況發生,此時真的不用心急或心慌,這叫”國泰日常” 先把APP關掉,稍後再開啟就可以了
有在從事買賣股票的用戶,無論是單筆投資還是定期定額的操作,在應用程式搜尋時看到國泰證券, 國泰證券 樹精靈, 國泰證券『隨身證券』, 國泰e家人
肯定滿頭問號到不行,想大聲問 : 這些到底都是什麼啦!!!
以下真的是花費了相當多時間釐清,才有辦法生成這篇文章給大家
”國泰證券”
下載排名為財務類型中的第37名,評分4.1星
於此可進行台股及美股複委託標的的下單,並強打手續費優惠方案
相信很多要入門定期定額台股 / ETF投資的小白們,是受此吸引而來的
以台股而言,無論金額,只要設定為定期定額之交易,每筆只收1元手續費
美股複委託,只要設定為定期定額之交易,每筆收0.1美元手續費(約30元台幣)
以下為依據個人的使用心得分享,理性討論,勿戰或謾罵
每個人的使用習慣及交易需求是不同的
此款APP的設計邏輯以友善"定期定額"操作為導向
個人甚至覺得,把大部分的使用者都設定為初階小白的程度
在從我的帳戶選單中進入查詢,僅能獲得"當天"的相關資訊
如當日沒有任何買賣交易,基本上在此處是無法獲得任何資料的
對於想查詢某一段期間、過去某一日的帳戶需求,非常不友善也不直覺
勉強能從"庫存"中附加設定"查詢標的"後能看到近5個月的交易
強調 : 如沒有附加設定查詢標的,是完全看不到的呦 !
公開我個人的定期定額設定
投資標的 : 00882
投資金額 : $20,000/筆
扣款次數 : 1次/月
00882的股價向來低於20,在這樣的設定下,每次購買到的會超過1000股
以往在看庫存明細時,真的會嚇個半死
請對比上下兩張圖的明細顯示
在今年3月前,每個月定期定額日都只會看到零股的交易明細
12/6買到694股
11/7 買到567股
怪了!!!手動試算過
$20,000/11.79或是$20,000/10.58
不管怎麼算都應該買到1600 ~ 1900股
怎麼只有零股???真的會嚇出一身冷汗
直到3月份的購買明細出來,才能看到1000+615股的庫存
這一點,真的是直到此時還是不能理解國泰證券的邏輯
呼應前面提到的,國泰證券就是把所有用戶都當成只會買999股以下的小資小白
跟我有莫名同感的讀者,請留言讓我知道我不孤單!!
不只是我,滿多人也會有需要查詢過往期間的交易紀錄資訊
在其他證券應用程式中,都能透過對帳單、成交查詢等功能獲得
詳情參考此篇說明 : 理財小白最愛問的10題 第二篇
但國泰證券APP中,要能詳細的查詢帳務路徑,藏在相當神祕的地方
前述提到,這裡以交易"定期定額"為主要設定及提供服務
要查詢相關帳務,就是藏在定期定額中!!
找到自己的定期定額標的-->申購明細-->往下滑到最底
沒錯,此時你才能看到關於該檔定期定額標的的過往交易
歷經千辛萬苦,終於抵達!!!
查個帳有必要這麼累嗎....
平衡報導來了
在首頁的"配股配息"選單中
能快速統計顯示出各檔商品所累積的股利總額,相當方便
特別澄清 : 此處能統計到的資訊來源,是你個人在國泰帳戶底下的資產
若同一檔股票/ETF, 分散在國泰跟元大帳戶中,此處當然不會撈得到元大帳戶裡的資產
所以,不要搞混了!!
#財務整理師來釐清
延伸兩個問題讓大家思考
1. 在做任何一種投資理財者,記帳是非常重要的工作
也要長久維持的良好習慣,像這麼麻煩又不直覺的使用工具,絕對會造成困擾與不便
該怎麼做比較好呢?
2. 以上就我個人的投資分享,只有單一檔定期定額設定
許多人的投資設定不只一檔,當有多檔需要綜合查詢時,該怎麼做比較好呢?
”國泰證券 樹精靈”
下載排名為財務類型中的第53名,評分2星
樹精靈的主畫面看起來相當有熟悉感
在哪個~~三竹系統稱霸所有券商的年代,各家券商的下單APP介面都長一樣
就是長得跟此時的樹精靈介面一樣
由此可推知,這應該是國泰證券最原版的下單系統
但....現在為什麼還要繼續存在呢?
哈....在國泰證券APP還不能改進帳務查詢系統前,樹精靈還是繼續存在好了
需要查詢時就轉往樹精靈使用
大家一定想問
國泰證券跟樹精靈,到底哪裡不同?
什麼時機或目的用國泰證券,什麼時機或目的用樹精靈?
很抱歉,真的回答不出來
讀者中有國泰金控/國泰證券相關人,歡迎與我聯繫
非常樂意寫專文說明推廣!!
”國泰證券 隨身證券”
下載排名為財務類型中的第185名,評分2.3星
此款是在搜尋找資料時才得知他的存在,試圖想下載來玩玩看
以國泰證券的帳密資料輸入,卻被告知無使用權限,無法登入
從APP STORE看到的預覽畫面,跟樹精靈蠻像,類三竹系統介面
其他比較說明,無法分享更多資訊給大家惹
讀者們若有此款的操作心得,歡迎留言分享 !
6. ”國泰e家人”
下載排名為財務類型中查不到排名,評分4.0星
此款由國泰投信所發行,可知是以投信業務為服務的程式
至於,e家人是什麼意思呢? 不知道(只能給予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)
購買基金產品要從這款APP登入操作,也可以使用定期定額設定功能
基金產品的附加手續費較高、操作贖回時間、款項入賬日的條件都不優
打算買的基金產品若有類似的ETF商品,建議直接買ETF!!!完全不要留戀
又是超級落落長一篇
以"國泰"為首的APP當然不只文內介紹的這6款
國泰金控可是包圍我們的日常生活大小事呢!!
與錢錢有關的這6款,藉由本篇已說明得相當清楚了
若問我為何要下載重複性質的APP呢?
往事不要再提壓~~就是一連串的跳出跟綁定,就存在這麼多了
要投資股票,有推薦要使用哪一款APP呢?
只做定期定額交易者
下載國泰證券+國泰世華網路銀行,這2款就很夠用了
經常會有買出賣出、或像我有管理多人帳戶需求者
樹精靈 +國泰世華網路銀行,這2款搭配會比較方便使用 !
還有相關問題或使用上的心得,都歡迎留言跟大家分享囉
補充三家券商比較文 : 新光證券&國泰證券&元大證券 閱讀了解更多
下一篇想看什麼,可以留言敲碗喔 !